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努力參加研習的一種虛榮假象

從讀書期間到現在,
只要有時間,我盡量抽空去參加大大小小的研習,
不管是免費或付費,
當然有好課與雷課,
這以後有機會再說。
今天想說的是自己的一點反思。
禮拜六到逢甲大學參加安辛的「中級口語教學工作坊」,
安辛很厲害,
他也是我研究所少數幾個讓我佩服的學霸,
我只是個學渣XD
從我知道安辛開始願意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仍熱血的出來分享她的教學經驗、造福更多老師,
我一直都錯過她的工作坊場次,
昨天終於有幸參加,
課程很充實,我一言難盡。
除非親自參與,否則我無法說明,
聽過「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嗎?
或許我的比喻不好,不過我也不要爆太多雷,
有興趣的請留意安辛老師的開課訊息。
我想說的是,
參加了很多課程,自己也常身為課程主講人,
不管校內校外,
講師的在分享現場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幾乎不藏私,也沒有想要藏私,
都想一股腦的把自己的所見所得分享給與會的所有人,
那問題來了,
這所有人裡,
又有多少人是在課程之後可以如法炮製或改編使用的?
我知道很多老師都有著自己一套熟悉的教學方法,
這些方法都已經跟著自己很多年了,
我也知道老師們願意在假日撥空參加研習,
為得也是希望自己的教學能夠更精進,
我也是。
就是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
所以才拼命學習。
孔子說:困而學之,不是嗎?
我自己相信,參加工作坊之後,
也很願意在課堂中試試看學到的新方法。
我不知道其他老師怎麼想,
我的經驗是,
第一次還不錯,第二次碰到困難,第三次超級卡,
然後就沒有第四次了。
因為我的經驗告訴我,
這些方法雖好,
在操作過程中若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
礙於課程進度及需要,
我大部分都會立刻放下,不再鑽研。
因為此時的我需要的是自己熟悉且穩定的教學方式,
而不是剛剛學到的新伎倆。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老師的教法固定的原因。
固定沒什麼不好。
教了幾年書,我也開始逐步走向固定,
因為讓我安心。
可是這不就很矛盾嗎?
自己忙得要死仍南北奔波去參加研習,
學了一堆之後,
卻又無法使用在繁雜的教學日程裡,
浪費的是什麼?
時間?生命?金錢?
我說啊,自己的這種行為,
也許是一種:虛榮的努力假象。
只不過是我想要替自己營造一種:看起來很努力的樣子而已。
哈,很可笑。
所以啊,經過一個長長禮拜天的思考,
翻出之前參加過的研習講義或筆記,
決定不可以再徒然耗費時間,
不然,
那都只是一張用墨水紀錄著毫無價值與意義的文字,
就從明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