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回玉里外公家,
舟車勞頓就不說了,
反正花東人回家一趟本來就不輕鬆。
到家後,慣例把行李帶到各自的小房間。
拖著我的行李上二樓,發現我年節期間常借宿的小房間被反鎖了,
詢問了小舅和表弟們,他們也都完全不知鑰匙在哪的表情,
所以就看到一群男生圍著房門在「開鎖」,
試了半天,沒有任何進展,
接著就看到小表弟們拿著手機上YouTube查了開鎖的影片,
直接「嘟」過去給我爸和小舅「即席學習」,
小舅看了三秒直接撇頭,我爸看了十秒說:「利guei是挖是天才膩」(台語翻譯:你以為我是天才哦)。
最後在我爸與小舅的商量下,採以直接暴力破壞喇叭鎖,
門終於打開了,
過年我也終於有了安身睡覺地了。
感謝。
現在人手一機,大家常上網或YouTube看影片學習新知,
可是學習這件事真的可以利用網路上那短短幾分鐘或幾十分鐘的影片「學會」嗎?
眾所週知的,學習分為短期記憶跟長期記憶,
我們藉由長時間的刻意學習,
累積多個「短期記憶」成為「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並非永久技能,
還是會有可能因為當事人長期不用而生疏,
所以專家跟我們說:練就專業技能需要一萬個小時的培養。
真的是長時間努力與訓練。
YouTube上的許多標榜著「快速」、「一個星期」、「三個月」的學習影片,
真的有這種成效嗎?
我始終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就像某電視廣告,時不時就會有「利用故事及諧音七秒背一個單字,三個月就可以學會1200個單字,就可以和外國人溝通」,
Hello?有事嗎?
我不反對故事記憶,但諧音背單字,我覺得不可以。
比如說:
seesaw圖片是兩個男孩在翹翹板上,
然後諧音是:玩翹翹板要洗手,「洗手」就是翹翹板。
Excuses me?
光是把seesaw音節與意思連結,
我就必須再背一長串的亂七八糟的故事和諧音,
先不管記憶成效,
光是記憶負擔,我覺得就遠超過「內化」單字所需的時間了,
更別提單字的應用和例句了。
真的要討論YouTube是消遣時間的網路影片還是真的可以「促進學習成效」的工具?
我覺得關鍵還是在「長時間」的學習,
而非三分鐘熱度的快速學習之類的。
華語課呢?
現在很多老師拿來當作課前暖身或引導,
是不是真的有老師或學生固定專注於某一YouTube頻道學習某一專業知識或技能,
我經驗尚淺,實在無法回答,
不過請撇開新聞裡那些某毒蟲上網自學化學知識,
進而學會了自己提煉毒品的特殊案例,
那種超級強烈的負面學習動機,
牽扯的範圍有更廣了。
有空下次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