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附上第一週的課程紀錄表
曾經有學校的老師詢問我,
先附上第一週的課程紀錄表
我把我目前能想到也能做到的全部條列整理在下方了,
台灣生活與法律,講義2025新修版,
打完收工!
新增了一章交通安全與號誌說明,
煞費我苦心。
文字與活動的部分都還很順利,
畢竟GPT很強,搭配excel更是如虎添翼,
需要的文字資料請AI提供大方向,
我會再次校對修改,改掉那些不符合中文的AI味,
至於活動部分,
還好自己筆電中有夠多的活動生成網頁程式,
真的不怕沒活動,只是每每都會陷入選擇困難症而已,
太多了m,不知該如何抉擇,這也算是一種甜蜜的負荷吧
就是AI繪圖的部分,只能一試再試,
直到整格圖片符合講義故事的邏輯與情節,
不是我指令下得不好,
是AI太糕怪,
怨不得我啊。
繼續寫,直到我覺得厭煩為止。
收工。
大專院校雖然還沒有開學,
學校還是很貼心的舉辦全校教師研習會議,
一方面收心,一方面聽演講。
一整日的教師研習,
早上就昏昏欲睡,
下午的演講讓我非常感動。
學校請了陳良基前部長與其夫人蒞臨校,
主題是分享夫人從罹患憂鬱症這一路的點滴,和部長悉心照料與反思的過程。
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真真切切的實現了不管生病苦難都不離不棄的結婚誓言。
當然,我也不會浪費測試PNC筆記的好時機,
拿起PNC好好的書寫,
拿掉磁性保護套後,
wacom筆意外流暢,
當然我使用了squid這個筆記app,
從三星平板時代就開始使用,
雖然這個app沒有太多什麼表格、貼紙等其他的功能,
但就是能讓我專注的書寫,
搭配上快速切換app,
直接可以連結到網路抓一些可愛的圖片,
豐富了筆記內容。
可惜的是,如果PNC有鏡頭就更完美了。
哈,今天沒有帶十吋的PXC啦,
因為PXC放在家裡,
今天就是特意要測試PNC的筆記及所有app的流暢程度。
我給幾分呢?
8分。
扣兩分是:
如果內建的筆記可以再完美一點就10分了。
以上。
附上輸出的筆記畫面png及PNC照片各一張。
ps:筆記的模板是參考康乃爾筆記,加上自己請AI生成關於筆記的隨機50個反思問題,方便自己可以依據筆記內容再次咀嚼產出,還不是很熟練,需要多加練習。
關於上週的10個問題,分別對應的回應如下:
利用表格生成更多詞彙的例句填空題:
你可以使用Excel或Google Sheets等工具來創建表格。在第一列中列出要學習的詞彙,在第二列中提供例句。然後,將例句分成數個部分(如主語、動詞和客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入適當的部分。
選擇不同的學習者水準來調整生成內容的難度:
設計多個不同難度的題目,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習者的需要。例如,你可以設置簡單題目、中級題目和難題目。在生成題目時,根據學習者選擇的難度進行自動調整。
設計互動式網頁來展示這些語言內容:
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編程技術來創建一個互動式的網頁。在網頁上顯示詞彙表或例句,並使用JavaScript為用戶提供填空、測驗和其他互動活動。
生成類似的主題表格(如旅遊、美食):
設計多個主題的表格,每個主題都包含相關的詞彙和例句。你可以根據學習者的需求選擇不同的主題進行學習和練習。
ChatGPT如何幫助改寫句子以適合初學者?
使用ChatGPT生成簡單易懂的改寫版本,以便初學者更好地理解和學習。例如,如果你有一個複雜的句子,可以使用ChatGPT生成一個更簡潔的版本,讓學生更容易掌握。
可否自動生成多選題或其他測驗題型?
使用ChatGPT生成答案,然後創建多選題或填空題等其他題型。例如,你可以根據某個主題生成一系列多選題,並使用ChatGPT作為答案參考。
如何讓AI生成的內容更貼近真實語言情境?
開發一個語料庫,包含大量真實的例句和對話。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訓練模型,使其能夠生成更加自然和真實的語言內容。
拼音和例句是否能直接轉換為可用於遊戲化教學的素材?
使用ChatGPT生成拼音和例句的結合形式,例如:“蘋果”的拼音是“píngguǒ”,例句是“我今天吃了一個蘋果。”將這種形式用於遊戲中,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拼音和例句。
如何設計有趣的填空遊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創造一個有趣的填空遊戲,並將生詞與句子結合。例如,“我_______(動詞)了一個新朋友”,可以填寫“見到”、“結識”等單詞。在遊戲中使用圖片或音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
是否可以用ChatGPT進一步完善表格以適用於不同學科?
利用ChatGPT生成特定學科的例句和問題,例如數學、科學、歷史等。這樣可以將表格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學科領域,並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1. 教學內容整合
教學課程設計:
主題安排:根據課程進度和學生需求,定期更新教學主題。
資源分享: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學習資源、練習題、視頻教程等。
實時反饋:
個性化反饋:根據學生的學習數據和表現,通過電子郵件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和建議。
成績報告:定期發送學習進度報告和成績單,幫助學生瞭解自身表現。
2. 社群媒體的應用
建立學習社群:
學習小組:在Facebook、WeChat或其他社交平臺上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分享資源和討論問題。
主題討論:定期在社群中發起學習主題討論,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和分享。
記錄學習過程:
學習日記:鼓勵學生在學習日記中記錄自己的學習進展和感受,並通過電子郵件或社群與教師和同窗交流。
作品展示: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如作文、手繪等,通過社群媒體分享。
3. 網站的應用
建立學習網站:
課程資源:在學習網站上建立線上課程和學習資源庫,方便學生隨時學習。
測驗和練習:提供線上測驗和練習,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測驗通知和結果分析。
統一管理平臺:
學習平臺:建立一個統一的學習管理平臺(LMS),集結了學習資源、任務管理、反饋系統等,方便教師和學生管理學習進程。
通報和公告:通過學習平臺發送重要通知、公告和學習資源更新。
4. 協調運作
教師角色:
指導角色:教師定期通過電子郵件和社群與學生互動,回答問題,進行個別指導。
課程設計者:通過網站和社群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課程內容和方法。
學生角色:
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通過電子郵件和社群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分享學習成果。
時間管理: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通過電子郵件提醒學習任務和截止日期。
示例電子郵件
主題行: "本周學習重點 - 單詞學習"
正文:
各位同學好:,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華語課程。本周的學習重點是掌握十個新詞彙。以下是詳細的學習計畫:
詞彙表:附上本周的新詞彙及其發音。
實踐練習:完成以下練習題,加深理解和記憶。
請在回復此郵件中分享你的學習進展和任何疑問,我們將儘快回復你。
祝好, 華語教學備課漢
示例社群帖子
標題: "華語學習小技巧 -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內容: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幾個提高華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小技巧:
預測段落大意:在閱讀前先預測文章的主旨,培養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
查閱詞典:遇到生詞時及時查字典,瞭解單詞的準確含義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