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開學第一週的課程記錄

 

先附上第一週的課程紀錄表


曾經有學校的老師詢問我,
一、這個模版是哪裡來的?
二、我是使用什麼記錄的?

簡單來說,這個模版是我使用電子書閱讀器手工繪製,根據我個人的課程記錄設計的,所以完全針對自己客製化,至於是哪一台閱讀器?
我是專門買了一台Mobile Wave 7.8的黑白手寫閱讀器。
但這一台我只有給他專職的課程記錄而已,因為這一台的筆記順暢真的無敵,至於電子書?我就交給其他的機種了。
離題了。

第一週比較偏向是整學期大綱的介紹和認識一下自己的學生,有點相見歡的感覺。
當然有的是上學期已經見過的的班級,有的是完全陌生,這一學期才初次見面的。
有喜有憂啦。

除了介紹課綱,剛入行時我都會進行一下破冰的相見歡活動,認識一下學生。
不過這幾年我已經完全摒除這一個操作手法了,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這是不必要的浪費,第一週雖然可以比較輕鬆一些,設計一些語言活動,藉此評估一下學生的語言能力。

但是,我發覺這比較主觀,學生也無法完全瞭解自己的程度,為什麼?根據我的前幾年的觀察下來,就算如何設計,畢竟只是第一節課,學生都會比較傾向於使用自己覺得安心且熟悉的詞彙和語法,而這一些語法也會比較接近非常非常非常基礎的詞彙,對於「評斷」等級,完全沒有幫助。

所以我開始使用TOCFL聽力及閱讀進行,我使用的是自己設計編寫的題目。
使用的工具是使用自己編寫的「TOCFL雙人對話聽力測驗網頁工具」和「TOCFL雙人閱讀網頁工具」。
截圖在下方:


聽力測驗
閱讀測驗圖片
閱讀測驗雙人閱讀

我差不多都自己設計20題左右,聽力10閱讀10,
有時候會使用到各25題左右,看學生班級的情況。
我不會發給學生題本,一律都是使用教室的大屏進行語音播放和文字閱讀,既然是雙人聽力,我就會使用AI進行男生和女生的TTS朗讀。

題目測驗表格如下:

早些時候是使用TTS轉mp3下載後加載到PPT裡進行播放,後來就是覺得懶,我覺得老師就是只要好好的設計題目和活動就好,其他的就交給工具。

所以我的題目設計就是使用EXCEL進行編寫,大概如下:

有時候我會參考TOCFL題目,有時候我會使用參考新聞再使用AI進行改寫。

只需要在ChatGPT的專案裡寫好命令,之後一切交給AI就對了,我要做的就是後面的校對和改寫。

閱讀也是一樣,會特別準備幾張圖片,盡量讓測驗的題目與正式的考試接近一些,讓學生能在我的每一堂課裡都是考場的題型,這樣學生到考場就不會太慌張了。

第一週除了測驗為,星期四的課程裡也使用了詞彙踩地雷的網頁活動,就是在下課前讓學生即時可以複習本日上課所學習到的詞彙,即時測驗及考試,加深學生印象,也直接建立了屬於我自己的課程風格。
之後的目標是希望可以將每一週的課程記錄好好的整理,也許是給自己的紀錄,也許也可以讓後來者有一些參考的價值。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關於BrainBox台灣桌遊卡牌與AI的華語授課結合,我已經想好了

 我把我目前能想到也能做到的全部條列整理在下方了,

寶藏就在這,別說我不教了。
1. AI 語音導覽
應用工具:TTS(Text-to-Speech)技術,如Google TTS、Azure Speech
• 教學方式:
• 利用AI將卡片上的資訊轉換成語音導覽,讓學生聽取並配對卡片內容。
• 可設計「聽後選擇」的活動,例如播放語音描述,學生需找出對應的地點或卡片。
2. AI 自動生成問答
• 應用工具:ChatGPT、Quizlet AI、Wordwall、網頁工具
• 教學方式:
• 利用AI根據卡片內容自動生成選擇題或填空題,讓學生進行競賽或測驗。
• 可讓AI產生不同層級的問題,適應學生的程度。
3. AI 影像辨識 + 擴增實境(AR)
• 應用工具:Google Lens、AI 影像辨識API、Youtube
• 教學方式:
• 學生用手機掃描卡片後,AI提供該地區的額外資訊、歷史故事或影片介紹。
• 配合AR技術,讓學生用手機觀看虛擬導覽,體驗台灣的景點或文化。
4. AI 對話機器人進行角色扮演
• 應用工具:Chatbot、Dialogflow、串接Line機器人
• 教學方式:
• 設計一個「台灣旅遊AI助理」,讓學生與AI對話,詢問關於不同地點的旅遊資訊。
• 學生可以用中文或外語問AI問題,例如「基隆有什麼美食?」AI則回答「基隆夜市有鼎邊銼、天婦羅…」。
5. AI 自動生成故事或文章
• 應用工具:ChatGPT、Gemini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選擇3-5張卡片,然後讓AI生成一篇旅遊日記,描述他們「虛擬旅遊」的體驗。
• 學生可以再進一步修改或朗讀,練習中文寫作與口語表達。
6. AI 生成圖片或影片
• 應用工具:DALL·E、Stable Diffusion、Runway ML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輸入卡片上的描述,讓AI生成對應的圖片,然後進行比對與討論。
• 可利用Runway ML製作簡單的動畫影片,讓學生創作台灣旅遊短片。
7. AI 語音轉錄與口說評分
• 應用工具:Whisper、Azure Speech-to-Text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朗讀卡片內容,AI自動轉錄並提供發音評分與建議。
• 可設計「朗讀挑戰」,學生比賽看誰的發音最標準,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8. AI 自動推薦行程
• 應用工具:AI 旅行規劃工具(如 Gemini、ChatGPT)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抽取 3-5 張地點卡片,然後請 AI 根據這些地點生成一個旅遊行程。
• AI 會自動安排最佳路線、交通方式、建議停留時間等,讓學生學習如何規劃旅行。
9. AI 聲音合成互動(如 ChatGPT+TTS)
• 應用工具:AI 語音模仿(如 AI Speech Cloning)、圖片開口AI
• 教學方式:
• 讓 AI 用不同的語音風格(如導遊、歷史人物、當地居民)來介紹卡片上的資訊。
• 學生要猜測 AI 模仿的是哪種角色,或者模仿 AI 的語調進行角色扮演。
10. AI 生成即時翻譯與多語學習
• 應用工具:DeepL、Google Translate API、ChatGPT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使用 AI 將卡片內容翻譯成不同語言(如英語、日語、韓語)。
• 外籍學生可以練習中文,中文母語者則練習外語,並比較 AI 翻譯的準確性。
11. AI 創造台灣地方傳說
• 應用工具:ChatGPT、Gemini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抽取一張卡片,並請 AI 根據該地點創造一個「台灣地方傳說」。
• 學生可以比較 AI 生成的故事與實際歷史,或改寫故事讓其更有趣。
12. AI 模擬天氣預報與氣候分析
• 應用工具:Google Weather API、天氣App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選擇一張地點卡片,然後使用 AI 查詢該地的即時天氣預報。
• AI 也可分析該地的季節變化,並建議適合旅遊的時間點。
13. AI 自動生成新聞報導
• 應用工具:ChatGPT、Google News、bing新聞
• 教學方式:
• 讓 AI 根據卡片上的地點或文化,生成一篇虛構或真實的新聞報導。
• 學生可以進行「真假新聞」遊戲,判斷哪篇是 AI 生成的、哪篇是真新聞。
14. AI 輔助辯論活動
• 應用工具:Claude AI、Perplexity AI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抽取卡片上的地點或文化議題(如「夜市美食 vs 高級餐廳」)。
• AI 可生成正方與反方的論點,學生需選擇一方進行辯論,提升語言與思辨能力。
15. AI 生成詩詞或對聯
• 應用工具:ChatGPT、Gemini
• 教學方式:
• 讓 AI 根據卡片內容生成與該地相關的詩詞、對聯或俳句。
• 學生可以分析 AI 詩詞的結構,並嘗試自行創作。
16. AI 創造台灣風格的音樂
• 應用工具:Stable Audio、Suno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選擇一張卡片(如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然後請 AI 生成相應風格的音樂。
• 學生可以根據音樂猜測是來自台灣哪個地方,或用音樂來搭配故事創作。
17. AI 互動地圖探索
• 應用工具:Google Earth AI、Apple地圖
• 教學方式:
• 讓學生在 AI 地圖上查找卡片上的地點,並使用 AI 自動生成該地的「虛擬導覽」。
• 學生可以利用地圖進行文化探索與比較不同地區的特色。
18. AI 創造角色與故事遊戲
• 應用工具:AI繪圖、Runway
• 教學方式:
• 讓 AI 生成一個「角色」,例如一位來自某個地點的台灣人,並設定他的背景故事。
• 學生與 AI 互動,詢問這個角色關於他的文化、生活方式,甚至進行對話練習。
你說為什麼沒有Deep Seek?
抱歉,我不信任中國的AI。

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台灣生活與法律,AI輔助的華語文教學自編講義

台灣生活與法律,講義2025新修版,

打完收工!

新增了一章交通安全與號誌說明,

煞費我苦心。

文字與活動的部分都還很順利,

畢竟GPT很強,搭配excel更是如虎添翼,

需要的文字資料請AI提供大方向,

我會再次校對修改,改掉那些不符合中文的AI味,

至於活動部分,

還好自己筆電中有夠多的活動生成網頁程式,

真的不怕沒活動,只是每每都會陷入選擇困難症而已,

太多了m,不知該如何抉擇,這也算是一種甜蜜的負荷吧

就是AI繪圖的部分,只能一試再試,

直到整格圖片符合講義故事的邏輯與情節,

不是我指令下得不好,

是AI太糕怪,

怨不得我啊。


繼續寫,直到我覺得厭煩為止。


收工。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拿Hyread Pro Note C 7.8電子書閱讀器來筆記

 大專院校雖然還沒有開學,

學校還是很貼心的舉辦全校教師研習會議,

一方面收心,一方面聽演講。

一整日的教師研習,

早上就昏昏欲睡,

下午的演講讓我非常感動。

學校請了陳良基前部長與其夫人蒞臨校,

主題是分享夫人從罹患憂鬱症這一路的點滴,和部長悉心照料與反思的過程。


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真真切切的實現了不管生病苦難都不離不棄的結婚誓言。


當然,我也不會浪費測試PNC筆記的好時機,

拿起PNC好好的書寫,

拿掉磁性保護套後,

wacom筆意外流暢,

當然我使用了squid這個筆記app,

從三星平板時代就開始使用,

雖然這個app沒有太多什麼表格、貼紙等其他的功能,

但就是能讓我專注的書寫,

搭配上快速切換app,

直接可以連結到網路抓一些可愛的圖片,

豐富了筆記內容。

可惜的是,如果PNC有鏡頭就更完美了。

哈,今天沒有帶十吋的PXC啦,

因為PXC放在家裡,

今天就是特意要測試PNC的筆記及所有app的流暢程度。

我給幾分呢?


8分。


扣兩分是:

如果內建的筆記可以再完美一點就10分了。


以上。


附上輸出的筆記畫面png及PNC照片各一張。


ps:筆記的模板是參考康乃爾筆記,加上自己請AI生成關於筆記的隨機50個反思問題,方便自己可以依據筆記內容再次咀嚼產出,還不是很熟練,需要多加練習。






2024年12月7日 星期六

關於上週的10個問題,分別對應的回應

關於上週的10個問題,分別對應的回應如下:


利用表格生成更多詞彙的例句填空題:

 

你可以使用ExcelGoogle Sheets等工具來創建表格。在第一列中列出要學習的詞彙,在第二列中提供例句。然後,將例句分成數個部分(如主語、動詞和客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入適當的部分。

選擇不同的學習者水準來調整生成內容的難度:

 

設計多個不同難度的題目,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習者的需要。例如,你可以設置簡單題目、中級題目和難題目。在生成題目時,根據學習者選擇的難度進行自動調整。

設計互動式網頁來展示這些語言內容:

 

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編程技術來創建一個互動式的網頁。在網頁上顯示詞彙表或例句,並使用JavaScript為用戶提供填空、測驗和其他互動活動。

生成類似的主題表格(如旅遊、美食):

 

設計多個主題的表格,每個主題都包含相關的詞彙和例句。你可以根據學習者的需求選擇不同的主題進行學習和練習。

ChatGPT如何幫助改寫句子以適合初學者?

 

使用ChatGPT生成簡單易懂的改寫版本,以便初學者更好地理解和學習。例如,如果你有一個複雜的句子,可以使用ChatGPT生成一個更簡潔的版本,讓學生更容易掌握。

可否自動生成多選題或其他測驗題型?

 

使用ChatGPT生成答案,然後創建多選題或填空題等其他題型。例如,你可以根據某個主題生成一系列多選題,並使用ChatGPT作為答案參考。

如何讓AI生成的內容更貼近真實語言情境?

 

開發一個語料庫,包含大量真實的例句和對話。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訓練模型,使其能夠生成更加自然和真實的語言內容。

拼音和例句是否能直接轉換為可用於遊戲化教學的素材?

 

使用ChatGPT生成拼音和例句的結合形式,例如:“蘋果”的拼音是“píngguǒ”,例句是“我今天吃了一個蘋果。”將這種形式用於遊戲中,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拼音和例句。

如何設計有趣的填空遊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創造一個有趣的填空遊戲,並將生詞與句子結合。例如,“我_______(動詞)了一個新朋友”,可以填寫“見到”、“結識”等單詞。在遊戲中使用圖片或音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

是否可以用ChatGPT進一步完善表格以適用於不同學科?

 利用ChatGPT生成特定學科的例句和問題,例如數學、科學、歷史等。這樣可以將表格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學科領域,並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使用EMAIL和社群建立自己教學系統

 1. 教學內容整合

教學課程設計:

主題安排:根據課程進度和學生需求,定期更新教學主題。

資源分享: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學習資源、練習題、視頻教程等。

實時反饋:

個性化反饋:根據學生的學習數據和表現,通過電子郵件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和建議。

成績報告:定期發送學習進度報告和成績單,幫助學生瞭解自身表現。

2. 社群媒體的應用

建立學習社群:

學習小組:在FacebookWeChat或其他社交平臺上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分享資源和討論問題。

主題討論:定期在社群中發起學習主題討論,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和分享。

記錄學習過程:

學習日記:鼓勵學生在學習日記中記錄自己的學習進展和感受,並通過電子郵件或社群與教師和同窗交流。

作品展示: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如作文、手繪等,通過社群媒體分享。

3. 網站的應用

建立學習網站:

課程資源:在學習網站上建立線上課程和學習資源庫,方便學生隨時學習。

測驗和練習:提供線上測驗和練習,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測驗通知和結果分析。

統一管理平臺:

學習平臺:建立一個統一的學習管理平臺(LMS),集結了學習資源、任務管理、反饋系統等,方便教師和學生管理學習進程。

通報和公告:通過學習平臺發送重要通知、公告和學習資源更新。

4. 協調運作

教師角色:

指導角色:教師定期通過電子郵件和社群與學生互動,回答問題,進行個別指導。

課程設計者:通過網站和社群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課程內容和方法。

學生角色:

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通過電子郵件和社群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分享學習成果。

時間管理: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通過電子郵件提醒學習任務和截止日期。

示例電子郵件

主題行: "本周學習重點 - 單詞學習"

 

正文:

各位同學好:,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華語課程。本周的學習重點是掌握十個新詞彙。以下是詳細的學習計畫:

 

詞彙表:附上本周的新詞彙及其發音。

實踐練習:完成以下練習題,加深理解和記憶。

請在回復此郵件中分享你的學習進展和任何疑問,我們將儘快回復你。

 

祝好, 華語教學備課漢

 

示例社群帖子

標題: "華語學習小技巧 -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內容: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幾個提高華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小技巧:

 

預測段落大意:在閱讀前先預測文章的主旨,培養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

查閱詞典:遇到生詞時及時查字典,瞭解單詞的準確含義和用法。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使用ChatGPT快速生成備課詞翠資料庫

在現代教育環境中,利用人工智慧(AI)工具快速製作學習教材已成為教師和學習者的重要策略之一。 這一篇文章將以一個我的文化教材「室內釣蝦」相關的表格為例, 分享如何結合ChatGPT生成學習內容,並提供一些製作過程中的實用建議。
使用ChatGPT生成學習教材的五大優勢 

 1.提高效率:教師可以快速生成對應課堂的多語言學習內容,如中、越、英三語對照表。

 2.多元化呈現:能生成句子填空、翻譯練習、拼音標注,滿足不同學習需求。 

 3.靈活應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水平自訂內容難度,從初級到高級都能輕鬆涵蓋。 

 4.即時修改:輸入簡單指令,即可根據需求增減內容或變換教學形式。 

 5.互動性提升:生成的內容可以整合到網頁或互動應用,讓學生更有參與感。 

 如何使用ChatGPT設計室內釣蝦教材? 

 表格中的內容涵蓋了漢字、拼音、翻譯、例句和填空題, 是設計多種語言教學活動的理想素材。

 以下是利用ChatGPT生成教材的步驟及應用: 

多語言表格製作:將關鍵詞轉換為三語對照表,有助於語言學習者快速掌握核心詞彙。 

句子填空練習:根據詞語例句,生成填空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語言結構。 

拼音標注練習:教師可利用拼音欄位進行正確發音教學,進一步加強學生語言基礎。 

情境句子設計:使用AI生成更多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句子,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分組互動活動:配合表格內容,設計分組活動,如角色扮演、對話模擬等,增加趣味性。 

 當然,製作的過程都會衍生一些問題,以下是我在這過程中遇到的10個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

1.如何利用表格生成更多詞彙的例句填空題?
2.是否可以針對不同學習者水平,調整生成內容的難度?
3.如何設計互動式網頁來展示這些語言內容?
4.是否能生成類似的主題表格(如旅遊、美食)?
5.ChatGPT如何幫助改寫句子以適合初學者?
6.可否自動生成多選題或其他測驗題型?
7.如何讓AI生成的內容更貼近真實語言情境?
8.拼音和例句是否能直接轉換為可用於遊戲化教學的素材?
9.如何設計有趣的填空遊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10.是否可以用ChatGPT進一步完善表格以適用於不同學科?